EN
大众健康
你知道如何煎煮中药吗?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3/5/3 14:52:54

    中药中华民族医药事业的精髓,经过千年的临床应用,事实证明,它是安全的,有效的。中药大多数通过煎煮成汤药的方法,对有效进行提取。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西药制剂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忽视煎煮的方法和时间的掌握,认为只要扔锅里乱煮一气,或是认为煎煮时间越长越好,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有效成分被破坏,或根本没法被提取,药效被大打折扣。那么如何煎煮中药,才能最大的提取有效成分,达到预期的药效呢?

首先从选取煎煮的器具开始。因为煎煮的过程需要高温加热,而中药大多成分复杂,为了不与容器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一般忌用铁、铝器具,而选取砂锅,瓦罐。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是煎煮的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的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且水为热水。两次煎液去渣混合分两次服用。煎煮的时间和火候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定。一般,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3-5分钟即可,避免有效成分的挥发或破坏,保持药效。滋补的药材需文火慢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使得有效成分慢慢煎煮出来。

当然,有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一般处方上都会加以注明。这些药物要多加注意,定要按医嘱煎煮,切不可贪图方便,胡乱一锅煎,失了药效。特殊的煎法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先煎,主要是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后,先于其他药物煎煮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此外,还有些毒副作用比较强的药物,需要先煎,比如,乌头,附子,需先煎45-60分钟,降低其毒性,安全用药。

后下,主要是一些芳香的药物,久煎会使有效成分挥发,如薄荷,或是有效成分受热易被破坏的药物,如钩藤,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

包煎,主要是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或有绒毛的药物,用纱布包好与药物同煎,现一般药房都已将药物包好,这里就不赘述了。

另煎,主要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的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即另煎2-3小时,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煎液可以另服,或者与其他药液混合服用。

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物加热融化。用煎好的药液冲服,或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饴糖。

泡服,主要指不宜久煎,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物,可用少量开水或其他药物煎出的滚烫药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

冲服,主要指贵重药,用量较轻,常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煎出剂冲服,如牛黄,麝香,马宝。

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使药液浑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灶心土,或体积大而质轻的药物,如玉米须,等。

综上所述,使用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很好的被提取出来,发挥良好的药效,真正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中药房 汤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