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产后如何预防胸下垂

作者:保健科 来源:保健科 发布时间:2018/1/1 0:00:00

有报道称,“担心胸下垂”是不进行母乳喂养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母乳不足”。

正常来说,皮肤的弹性和库伯氏韧带的拉力能对抗“地心引力”,维持较好的胸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韧带松了,皮肤松弛了,就可能造成外观上的乳房下垂。

很多因素会增加乳房下垂的风险:

1.怀孕次数 — 妊娠次数越多,下垂风险越大;

2.吸烟 — 吸烟会使皮肤失去弹性,增加下垂风险;

3.怀孕前乳房罩杯大小 — 胸部底缘越圆,罩杯越小,下垂风险越低。

4.孕期体重控制 — 体重增加越多,乳房可能越大,下垂风险越高。

5.基因 — 天生的,决定了胸型和大小。

6.年龄 — 这不可否认,乳房下垂其实是年龄化的表现。

澄清

母乳喂养不应该背“胸下垂”的黑锅。

从怀孕开始,乳房会因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等)进入乳腺增殖期,乳腺腺泡和导管发育增殖;后进入泌乳I期,乳腺细胞分化为分泌细胞,开始具备合成和分泌初乳的能力;分娩后,孕激素撤退,乳房具有合成分泌大量乳汁的能力,进入泌乳II期。这一过程中,乳房可能有紧绷感、满胀感和胀痛感。

如果哺乳,那么在自然离乳后,乳腺组织会退化,乳房外观恢复至怀孕前的状态,或有些许大小改变。如果不哺乳,在孕期已经发育完全“等待开工”的乳腺组织就因为“设备闲置”而提前退化,恢复。

也就是说,不管后续有没有母乳喂养,怀孕就增加下垂风险。

是否哺乳与哺乳时长不是造成乳房下垂的独立影响因素。

预防

   哺乳也要美美的。

1、支撑型哺乳文胸(supportive nursing bra)是预防乳房下垂的利器之一。无论孕期或哺乳期,白天或晚上都可以穿戴哺乳文胸托起乳房,减轻库伯氏韧带的“工作强度”,保护胸型。

但是哺乳期,我们不建议妈妈为了预防胸部下垂而穿戴有钢圈的,或者有聚拢效果的文胸。但是合适舒服的哺乳文胸,就能起到预防乳房下垂,以及预防乳汁淤积的作用。尤其是如果妈妈的胸部真心大到直不起腰的那种,真心建议哺乳期要穿承托力好的哺乳文胸。

 

2、如上图所示,很多哺乳期妈妈都没有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宝宝哭起来要吃奶的时候,就慌慌张张的随便坐着就开始哺乳了。这样就会出现上图中所示的圆肩驼背,胸部下垂。久而久之,背部的肩胛位置都肉就会变厚,人就显得装壮实,但是胸部就会下垂。

而在我们借用一些小辅具,例如哺乳枕等帮助自己调整好乳房和宝宝的位置,那么我们的胸腔就能自然的打开,挺起。背也显得挺直好看,胸部也不容易下垂了。

3、通过锻炼刺激到前锯肌,就能让胸部坚挺不易下垂。

1)两脚自然打开,与肩同宽;

2)锁骨展开,肩膀放松,自然下沉;

3)拿一个宝宝玩的玩具小球(或者普拉提软球),放在胸前,尝试用肩胛骨或者腋窝下发力往中间推,把小球夹扁。

 

4、动作提升

动作要点:避免肩膀耸起或者用手臂发力去夹小球。如果在夹球过程中,感觉腋窝或者副乳位置会觉得酸涨,那么就练到了。

如果妈妈存在乳房一高一低,一边大一边小的情况,可以在上面的动作基础上,做一个小小的变形:

1)上面的动作是手放在球的两边夹球,把手变成一上一下来夹球;

2)哪边胸部小或者下垂比较厉害,就先把对应边的手放在下面,进行夹球。

例如:胸部右边比较小,先把右手放在球的下方,左手放在球的上方,同样使用肩胛骨及腋下发力去进行夹球。

胸部下垂,不管你有没有哺乳,这都是会出现的自然现象,因为我们终究抵不过地心引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和正确的生活习惯来帮助我们减缓乳房下垂的速度。

所以,还有理由让“胸下垂”成为不进行母乳喂养的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