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生婴儿出生不久就要采血筛查?
相信有不少宝爸宝妈们有同样的疑惑,为何宝宝出生不久就要去采足底血,采足底血有什么用途呢?是不是非做不可呢?
有调查发现,临床上每一百个新生儿约有4-6个有先天缺陷,这些缺陷有一些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包括单一基因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另一些则是受到遗传及环境的多因子异常导致的。有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可是一旦发病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造成智力或机体永久性的损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辈子遗憾和负担。
新生儿接受充分哺乳72小时后,常规要做新生儿足底血筛查。足底血筛查是一种简易、快速的血斑试验(只需采3滴血),通过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宝宝是否患有先天性遗传病,并及时治疗,可使患儿免受损害,避免出现智力低下,使其健康成长。
为什么是72小时后采血,不可以提前或者等宝宝长大点再采吗?
在新生儿接受充分哺乳72 小时后采血,没有提前采血是因为在等宝宝充分哺乳后进行再采血,否则在未哺乳、无蛋白负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的假阴性。此外,如果在出生48小时前采取标本,可能会受到新生儿出生后促甲状腺激素(TSH)脉冲式分泌的影响,产生假阳性结果。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血,可避开生理性TSH上升时期,减少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筛查的假阳性机会,并可防止TSH上升延迟的患儿产生假阴性。没有等宝宝长大再采血,是因为希望新生儿出生后能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具体足底血筛查的疾病有哪些呢?
目前我国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是四种主要疾病筛查。四种疾病包括: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G6PD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四种疾病筛查的对应检测指标为G6PD、促甲状腺素(TSH)、苯丙氨酸(Phe)、17-羟基孕酮(17-OHP)。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以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形式遗传的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俗称蚕豆病。全世界约有2-4亿人患有G6PD缺乏症。患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中,约50%的患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其中约12%因未结合胆红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脑核黄疸症,导致脑部损害,是导致新生儿智力迟钝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是一种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发育障碍,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引起生长缓慢、智力发育落后的疾病,又称“呆小症”。本病在遗传、代谢性疾病中的发病率最高,一经早期确诊,在出生后1~2月即开始治疗者,可避免遗留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3、苯丙酮尿症(PKU)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PA)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在体内累积,从而影响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后导致智力落后。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不一,主要临床特征为智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湿疹、皮肤抓痕征及色素脱失和鼠气味等、脑电图异常。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则前述临床表现可不发生,智力正常,脑电图异常也可得到恢复。
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是较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所需酶的先天缺陷所致,致使皮质激素合成不正常。所以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有女孩男性化,而男孩则表现性早熟,此外还可有低血钠或高血压等多种症候群。
以上这四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宝宝智力严重低下及其他严重后果,但是如果在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