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性肌腱炎可导致肩部严重的疼痛,且易与肩周炎混淆。其平均发病率在7%左右,多发于上臂轻度体力劳动者。医生建议,肩部出现疼痛,应及时就诊进行排查。虽然钙化性肌腱炎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大多数人还是会越拖越重,最终需进行手术治疗。
肩膀里挤出了“牙膏”
58岁的徐先生目前在坚持术后康复治疗、训练,其右臂恢复良好。
上个月,徐先生因为右肩疼痛、活动受限,在朋友的推荐下,挂了温州市人民医院关节及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飞日的号。徐先生说,这种情况已经差不多有一个月了,他一直以为是肩周炎,想着慢慢就能好。可症状越来越严重,刚开始是提重物、做家务时会痛,后来变成了坐着也会痛,睡觉的时候更痛,痛起来时觉也没法睡,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差,而且他发现自己的脾气也越来越差,经常表现得烦躁不安,有时还会情绪低落。就这样恶性循环,他几近崩溃。
黄飞日副主任医师先是安抚了徐先生的焦虑情绪,然后进行细致的检查,最终确诊徐先生是右冈上肌腱的钙化性肌腱炎。因为较为严重,需进行微创手术。随后,黄飞日副主任医师安排了肩关节镜手术,手术过程中,从徐先生的冈上肌腱内“挤”出了三四毫升“牙膏样”的钙化灶。术后,徐先生的疼痛明显缓解。
黄飞日副主任医师介绍,钙化性肌腱炎是指肩袖出现了钙化沉积物,也就是钙没有到它应该去的骨头中,而是去了肌腱中。当钙化物在肌腱中累积时,会导致肌腱压力增加,并引起化学刺激,导致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会非常剧烈,是肩部最严重的疼痛之一。但不少患者以为自己是肩周炎,拖到痛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去就诊。一听说是钙化性肌腱炎,不少人一脸蒙。但其实,临床上,这是引起关节疼痛的一种常见病。
好发于上臂轻度体力劳动者
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多为上臂轻度体力劳动者,如家庭主妇、上班族、教师等,糖尿病的患者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肩部疼痛剧烈,严重时,连抬举手臂都会变得困难。
黄飞日副主任医师表示,目前,引发钙化性肌腱炎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肌腱退变、缺血缺氧、局部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其有一定的病理过程,可分为钙化前期、钙化期、钙化后期三个时期。在钙化前期,肌腱中血供相对较少的地方可发生纤维软骨性转化,这时患者一般没有症状。在钙化期,钙质逐渐沉积,软骨逐渐被替代、侵蚀,之后可进入病变静止阶段,患者也会无临床症状。直至钙盐开始吸收,死腔由肉芽组织填充,可出现极度疼痛,多数患者在这一时期寻求治疗。在钙化后期,肉芽组织转变成为成熟的胶原组织,重新形成肌腱,患者也可出现疼痛。
“钙化性肌腱炎的症状以肩部剧烈疼痛为主,患者甚至在夜间可被痛醒,有的患者还伴有无力、手臂上举困难。”黄飞日副主任医师提醒,此时,应及时就诊进行排查,千万别给自己下诊断。因为钙化性肌腱炎有一定的自愈性,可先选择保守治疗,包括休息、抗炎药物治疗、理疗、功能锻炼等。但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影响日常活动,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钙盐沉积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