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的老人足不出户,就有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如果老人突发危、重症疾病,医院还开通绿色通道,先治疗后付费。5月27日,温州市人民医院与瓯海区娄桥街道敬老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开启“以医助养”的新型养老模式。
今年85岁的王婆婆在敬老院住了一个半月了,近几天突然说话口齿不清,右手右脚乏力。当天义诊的温州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给王婆婆做了检查后,诊断她是急性脑梗塞,需要立即入院治疗。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由神经内科医生陪同,派专车送老人及家属入院治疗。
医养结合即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据悉,娄桥街道敬老院目前有52位老人入住,其中无保老人15人,80岁以上老人23人,多半为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老人。以往,老人生病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老人家属经常奔波于敬老院、家庭、医院之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建立医养联合体后,温州市人民医院将协助娄桥街道敬老院服务老人,每月院组织医护人员到敬老院开展义诊、讲座等送医送药活动;为敬老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病综合干预;如果有老人病情比较严重,医院将指派相关科室的专家到敬老院出诊;如果敬老院的老人出现突发疾病,特别是危、重症,医院将为老人开通绿色通道,先治疗后结算。
当天,在敬老院内还进行了“胆固醇月”义诊活动。医护人员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胆固醇、检查颈部动脉血管。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超声科专家一一为老人们讲解检查结果,叮嘱用药事宜。由于老人们年龄大,病杂病多,反应、语速相对缓慢,医护人员都是用方言大声、耐心地与老人交流。
义诊之后,敬老院的小院成了健康科普课堂,老人们一排排地整齐坐好,认真地听两位专家用方言讲解胆固醇、劲动脉斑块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两位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老人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进行药物干预,就可有效控制并减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