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党建风采
“我和百年医院”——生命的走廊

作者:党政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13/9/5 10:46:39
 

1985年,我终于走进了我们医院这座白色巨塔,在我小时候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神圣殿堂。我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在她旁边的小学(松台小学)就读,我父亲1970年不慎得败血症生命垂危,就在我们医院抢救重获新生。

在温州鹿城这个古老的城区,信河老街东侧,仓后街和七圣殿巷的交叉口,走进一座低矮的大门,便是我们的医院。进门左手,一排低矮的黑瓦白墙有些斑剥的房子,靠院子一侧是一道走廊,陈旧的木柱泛着油光;靠小巷一侧是急诊室,几间矮潮的小房间充当抢救室、诊查室、护士站。抢救室中间竖放着一张黑色台面白色木脚的诊查台,曾经承载过多少生命垂危的病人,见证过多少心肺复苏以及围绕着它来回奔忙的医师和护士身影。今后也将承载更多的生命!

我记得我第一次急诊值班,我医师生涯中第一次遇上心跳骤停的病人,第一次心肺复苏!那一次,遵从上级医师的指示,我一个人连续做了两个小时的胸外按压!(开始阶段,按规范直臂上身下压,一直做着,累了,上身下压和两臂下压交替使用,最后,疲惫不堪,只好两手臂交替按压),可见当年医师稀缺。病人家属不放弃,医师希望奇迹出现!那一次,真的好累,真真体验了救死扶伤,真真真享受了医师的价值和乐趣!我记得,当时的急诊室护士沉着熟练经验老到动作有序应急能力强,再急、再乱的场面都能掌控,很让人钦佩。(据说,那些年我院急诊人数全市最高)。

沿走廊向西走二三十步,右拐走廊变得宽敞,明亮,一路向北,左边依次是输液室住院部入口儿科病房小花园。右边开敞对着门诊大院,然后古色古香的木板楼梯,上楼就是内科门诊。在朝东的一个小诊室,开始了我第一次坐诊。我忘不了老一辈医师对我循循指导!紧挨着楼梯就看到候诊大厅和药房(即现在的急诊科)。有一天,不知哪家电影厂到我院取景,就在门诊大厅拍摄。很多人好奇、围观,导演发现我手上拿着眼底镜包很上镜,让我从镜头前走过,充当了一次群众演员。过后,我们始终没有看到过这部电影,也不知道片名。然后又左拐,南边面对儿科病房小花园和水泥地,地上画了几条横线竖线,连成框,几位爱好运动的职工在这里打羽毛球。这便是我院羽毛球队的雏形。靠北一侧先看到几个小小的窗口,摆放着试管、尿杯----化验室,走廊尽头是两层木板房,门楣上挂着放射科的牌子。

这是一条“之”字形走廊,从门诊大门一直到放射科,职工从这里进来到达各自的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病人从这里进来挂号诊疗检查取药输液,都在这条走廊上来回,遮阳避风挡雨。这是一条温馨的走廊,这是一条人性化的走廊,这是一条生命的走廊!虽然阵旧,但很舒心。好像上世纪九〇年吧,这条走廊消失了,取而代之是现在的门诊楼,没有了走廊!能为职工进出和病人接送提供遮风挡雨的走廊再也看不到了!(神经内科 王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