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处于高温模式,研究表明,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夏季温度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越大,对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来说,高温绝对是“劲敌”。众所周知冬天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高温天气其实也是一种“酷刑”。如何在高温天气里保护心脏?高温天气下,如何运动才有助于心脏的健康?
高温对心血管的威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高温使人体快速出汗,这样心脏的血液不仅要供应身体日常的需求,还要多出一部分血液进行排汗散热,这样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而且,很多人会采取极速降温方式,更不利于心脏的健康。
2、高温下出汗增多,会让血液变得浓稠,造成血管堵塞,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高温的环境下,容易影响人们的情绪状态,导致焦虑、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也容易导致人们易激动及生气,炎炎夏日也会导致人们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足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从而增加心脏负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炎炎夏日养护好心脏?
及时就医: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都会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的症状,所以如感到胸闷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谨遵医嘱。
切勿贪凉,合理使用空调:天气炎热的时候不要把室内的空调开的过低,建议空调温度比室外温度低5度左右,空调温度保持在26℃-28℃,或者慢慢调整空调温度,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
坚持锻炼,不可偷懒:活动量是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准,活动时间建议在晚饭后一小时。
出汗多注意补水:夏季出汗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避免因缺水造成血黏度过高,根据自己平时的饮水量做简单的调整,比如早晨多喝一杯温开水,晚上睡前喝两三口水等等。
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肉、瘦肉、鱼虾等。尽量不食冰饮,寒凉食物食之有度,少吃油腻之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总之,炎炎夏日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因为季节的炎热而放松对健康的管理,只有时刻保持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