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好难过,我的肚皮又多了一片淤青,到底该怎么办呀?
在医院的时候,护士打的可好了,每次我自己打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甚至有的地方还有硬块...
许多孕妈在怀孕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免不了要自己在家中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临床工作中经常能听到一些孕妈如上的抱怨,其实这些都是低分子肝素注射后皮下出血、硬结、瘀斑等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能够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性疾病发病率,具有疗效显著、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应用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临床治疗中, 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凝血功能, 提升新生儿生命质量,是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但通常会因注射方法不正确,导致注射后穿刺部位皮肤易发生出血、瘀斑、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出现硬结和坏死,增加了患者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
那么,为了让广大孕妈漂亮的肚皮少点淤青,让我来告诉大家临床护士们常用的注射小技巧吧~
1. 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注射部位
腹部皮下组织较厚、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神经纤维较少,是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首选部位。在腹部进行皮下注射可降低药物外渗的风险,减轻疼痛。
首先排空膀胱,可以选择取屈膝仰卧位或者坐卧,主要是要让腹部保持放松。可以选择腹部脐上5cm至脐下5cm为上下边界,避开肚脐周围2cm的左右10cm为注射范围,左右交替注射,避免同一个地方重复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为2cm。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硬结、瘢痕部位。
临床上常使用膜壁轮换注射方法:十字分时分区以肚脐为中点做十字线,将膜壁分成4个象限,按顺时针、对角线轮换注射点。
上臂注射时,可以让家人协助,取平卧位或坐位,取坐位时,上臂外展,与躯体成90°,放松上臂肌肉。
2. 注射方法
常规消毒皮肤后保持左手拇、食指相距5~6 cm,提捏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凸起皱褶,整个注射过程中,均应保持皮肤褶皱不放松;
注射前不排气,即针筒内保留少量空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的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然后进行注射;
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针,无需抽回血;
注射过程中推荐皮下慢速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匀速注射时间≥20 s,以缓解注射点疼痛,使皮下组织充分吸收余液,注射完毕顺着进针角度拔针,减少组织损伤。
小Tips:注射时屏住呼吸,拔针后再正常呼吸,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为当你自由呼吸时腹壁会随呼吸产生运动,针尖因腹壁的运动产生滑动,从而增加了局部毛细血管损伤的可能,屏住呼吸就可避免这一因素的影响。
3. 注射完成后
快速拔针后不按压,但如果注射点有出血或渗液,应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轻轻按压3~5 min;
为了避免药物渗漏,拔针后禁忌热敷、理疗、按摩等。
避免剧烈运动,注射后4h内不宜进行淋浴,以免出现血管扩张出血现象。
建议孕妈上臂注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前后,可以对注射部位进行冷敷3~5min,通过冷敷可收缩小动脉,减少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代谢速度,预防瘀斑,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