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胡众义院长一行莅临超声科,就合作心血管AI相关科研项目展开深入交流与指导,共同推进医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研究。
胡众义院长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成就斐然,担任温州大学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负责人、温州市智能影像处理与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多个学术组织重要职务,如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专委会常务委员等。他长期专注于医学图像计算、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首先,超声科徐琦主任简要介绍了AI驱动的心血管全栈分析在超声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从图像采集到临床决策的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在图像处理环节,AI算法可自动优化超声图像质量,消除伪影、增强血流信号,提升图像清晰度;在结构识别上,能精准定位心脏各腔室、瓣膜等关键结构,自动测量心室壁厚度、射血分数等参数,减少人工测量误差,提高效率。在诊断层面,AI通过学习海量标注数据,可辅助识别先天性心脏病、心肌肥厚、瓣膜病变等细微异常,尤其对早期或复杂病例的检出率有显著提升。同时,结合患者病史、其他检查数据,AI能生成综合评估报告,为医生提供分级诊断建议,助力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外,AI支持超声数据的长期追踪与动态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超声结果,预警病情进展风险,为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心血管超声诊疗向精准化、高效化迈进。
此次交流聚焦于心血管AI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胡众义院长及其团队在医学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技术专长,与超声科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方面的丰富经验相结合,有望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此外,AI技术能够支持超声数据的长期追踪与动态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超声结果,预警病情进展风险,为预后评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从而推动心血管超声诊疗向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