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医院动态
汶川抗震救灾之行

作者:邵丽芝 来源:邵丽芝 发布时间:2008/6/10 9:38:29

我市卫生系统组建的十五名抗震救灾医疗队员,在杭城汇合,全省五十六名医疗救灾队员在省领导带领下于528日直奔灾区腹地,途经四川绵阳、江油、平武,从车窗望去,许多房子倒塌,路边和空地上搭建了许多抗震帐篷。当到达平武县南坝镇,映入眼帘是震后惨烈的景象。许多房子变成一堆堆废墟,下面还埋着一些曾是鲜活的生命。抗震救灾的各种车辆穿梭往来,救灾人员努力作业,全国各路救灾人员正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一路上随处可见山体塌方、断裂的桥梁、被泥掩埋的民房,山上不时坠落的飞石,但它不能阻挡救灾队员前进的步伐。

       我们从成都出发经过7个小时的跋涉,救援队到达平武县救援指挥部,迎接我们的是浙江省前一批队员,指挥部就驻扎在路旁的帐篷里,简陋的帐篷里就是全县医疗救助的指挥中心,召开简单的会议分工后,温州市心理求助、疾控、附一、附二医队员跟随省厅统一行动,市二医、市三医六名队员在卫生局张国岭处长的带领下前往平武县阔达乡进行医疗救助行动。

       我们乘坐湖州急救中心的车队,驱车1小时到达阔达镇仙坪村村委会的小院落,四周群山围绕,一座小院落,几间平房依山而建,院子里由席梦思、沙发、木板搭建的床和五顶帐篷,它就是周围村民和队员的宿营地。据洪院长介绍,这里还是他费了好多精力为前一批队员找到的全村范围内条件最好、最安全的“风水宝地”。我们非常感谢他们所做的努力。

       入驻当天下午,开始接待当地的病员,内、外、儿、皮肤等四科医生在护士的配合下,各施其职井然有序。一位6个月大女孩已咳嗽月余,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紧急,又没有静脉用药的条件,只好就近护送到阔达乡卫生院,在我们指导下进行救治。当天我们就接治了20多名病员。

       夜里,队员们用倒立的啤酒瓶叠上易拉罐做了一个地震预报器,如果瓶倒了大概是6级以上的地震,我们要做到“瓶倒人跑”的规矩。刚进入梦乡不久,大雨倾盆而至,有些帐篷底下开始进水,为了安全,有些队员只能坐着熬到天亮。

       阔达乡是平武县的西部山区,海拔1190米,地震灾情较轻,受伤灾民基本已救治,张处长提出了“防病治病”的工作方针,深入各个偏僻山村在当地卫生人员的引导下,卓有成效地做好灾后防病治病工作。我们分三组开展工作,第一组进村开展防病治病工作,第二组协助乡卫生院医疗,第三组留守营地接诊。雨天出诊要冒着被山上飞石砸中的危险。前一批队员前往黄龙机场,途中被泥石流阻挡,一匹马被巨石砸死,只好返回营地。

       529日,我们进入阔达乡所在地和筏子头村工作,进行抗灾防病宣教达400余人次,接诊各科病人约80多名,对111岁失去双亲的女孩的祖母进行诊治,自发上门对她们进行慰问。

       短短的一天里,我们听到许多灾民受苦受灾的情况,也亲眼看到一位叫叶任冬,年仅18岁抗震救灾的少年英雄,他在映秀镇大地震中,与塑料厂5名工友成功跳楼逃生,还一起救出被压在废墟里的4名学生,当我们面对面聆听他的事迹,看着他稚嫩的脸上带着激动而又镇定自若的神情,由衷感叹,英雄出少年,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这次灾区之行,每个队员走进了人生很难得的驿站,这些历练和感受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深深体会到生命如此宝贵。

                             王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