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平常的综合妇科,平常的一天,忙碌的工作开始了。医师办公室里突然传出一阵欢呼!原来是黄女士一家来了。只见黄女士的孩子正在展示才艺:背诗歌“鹅,鹅,鹅…”“锄禾日当午…”;英语“苹果-apple,香蕉-banana…”,两周六的孩子,能做到这些,也许您会觉得不足为奇。而当我说这孩子只有25周就早产出生了,现在却这么健康、聪明,您的想法可能会有些变化。
孩子的母亲黄女士何许人?她曾是综合妇科的保胎孕妇。黄女士是不幸的,但同时她也是很幸运的。2004年,她因“子宫肌瘤”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那个时候她还没怀过孕,这对于一个还没生产的女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之后的几年里,在经历过三次怀孕失败之后,2010年7月份,黄女士第四次怀孕了。但在2个多月时,发生出血加之宫颈机能不全和宫颈部位又有肌瘤,于是立即收住综合妇科行保胎治疗。
由于习惯性流产,黄女士入院后情绪非常紧张,此次孩子不保,今生将再无怀孕生子的可能。此时各项医疗护理措施早已齐上,除了医护人员悉心的照护之外,她自己也经历了不是常人的所承受的困难:吃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多了各种药物;睡姿和别人不一样的,臀高头低位;如厕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在床边小心翼翼的解决;关注的事情和别人不一样的,要每天评估自己的身体动态变化……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日子慢慢过去,我们医护人员的欢心和信心随着黄女士孕育月份的增大而增加!
2010年11月11日,怀孕17周。沈晓露主任考虑到黄女士宫颈部位一直有一肌瘤脱出,又有习惯性流产史,宫颈机能不全。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行“宫颈环扎术及宫颈肌瘤剔除术”,各方面积极做好准备,手术很成功!此后的医疗护理更加需要谨慎,严密观察孕妇的各种状况,胎动、胎心、预防便秘、是否有异常流血流液、孕妇的心理变化……由于活动量减少及孕月的增加等因素,黄女士几度深受便秘的困扰,医护工作者想尽各种方法解决这个顽固的问题,除饮食上增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时令的水果蔬菜,还运用药物辅助甚或手工挖便。
转眼日子到了1月14日,这时候的宝贝迫不及待要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羊膜囊已经鼓出。可是现在才25周,各种方法想尽,无法再继续保胎,与家属和孕妇充分沟通后胎儿娩出后积极抢救!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的抢救孩子,我们心中始终有一不变的信念:不管什么代价,都想把他保住,保全黄女士做母亲的愿望!”
早产、体重超轻,会给小宝贝带来诸如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肺炎、各个器官发育不好、呼吸困难等问题。刚出生,这名“迷你宝宝”就住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层流室暖箱。迷你宝宝出生后立即转往新生儿科,出生时体重 780克,皮肤薄如保鲜膜、手臂只有成人拇指粗、血管堪比头发丝……他使用的尿不湿是迷你型的,可穿在他身上仍然嫌大;扎针时需要用医院最小的针头,直径只有1.9毫米。小宝贝的嘴巴实在太小了,根本放不进奶嘴,医生只能通过插胃管的方式,将早产儿配方奶送到胃里……艰难的一个月过去了,宝贝的体重增加了不少,工作人员欢欣鼓舞!在伺候小宝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他的治疗。纯净的空气、适时的温度、呼吸机都是他要长大最基本的条件。技术高超的新生儿医生护士们帮助宝贝度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取得了这项艰难挑战的最后胜利!
“早产导致娃娃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好,这是他最大的威胁。”新生儿科护士长说,呼吸困难是宝贝首先要闯过的关口,他必须24小时戴着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护士们每隔10多分钟就要来瞧一瞧,看看孩子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跳是否正常。戴了多天呼吸机后,宝贝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宝贝的同步治疗还不能停止。医护人员通过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将药物和营养液输入宝贝身体内。天天睡在暖箱里,2小时吃一次奶,还享受臀部护理,吃完后还有人给他按摩肚子促进肠胃蠕动……宝贝享受到了特别的护理。又过了一个月,宝贝又重了点儿!
“新生儿的医生护士医疗护理技术真好!”2011年4月27日,小宝贝终于健康的出院了!经过他们的全力救治护理,纠正婴儿月份至39+5周,体重3.3kg。真是欢欣鼓舞,我们的工作价值在此刻显得意义非凡!
到昨天,黄女士带着一家三代人来我院致谢时,孩子已经两周岁零六个月,体重达24斤,身高91公分,非常聪明可爱,完全符合同龄宝贝的生长发育水准。黄女士再三地感谢医护人员,看着一家三代其乐融融的在我们眼前,大家都感到非常欣慰!
谨以此文献给辛勤工作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温州市人民医院到2013年9月13日已经经历整整一百年的成长,这里面饱含着您们用青春添筑的“一砖一瓦”,衷心感谢!(妇产科21病区 叶霞燕 图片刊登征得当事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