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媒体报道
张红萍:患者平安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作者:温州人杂志 来源: 发布时间:2022/5/18 15:56:12

1.jpg

张红萍

患者平安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文/倪陈旻   图由受访者提供


   前些日的一个上午,气温较前几日骤降好几度,天色昏暗还夹杂着细雨,让人感觉多了几分凉意。

   此时市人民医院的三楼手术室里正紧张地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手术。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位怀孕28周且伴有严重扩张性心肌疾病的高危产妇,为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院专家们在两天前已紧急会诊并制定了手术方案。上午10点30分,长达3个多小时的手术才顺利结束,看到母婴平安,一直站在手术室内指挥的副院长张红萍微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才安心回到办公室,接受记者的采访。 

   张红萍,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市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是妇产医学领域的专家。说到当天上午这台高难度手术获得了成功,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每次看到母婴平平安安,那就是最幸福的事儿!”

2.jpg

张红萍参加2022年温州市“两会”,成为新一届的人大代表。


专注“民生”大计

优生优育“两会”发声

   “落实政策保障措施,提升家庭生育意愿”,这是作为新一届市人大代表的张红萍在刚刚落幕的市“两会”上提出的恳切建议。尽己所能诠释代表职责,积极为群众需求发声,张红萍切实提出了多措并举、提升生育意愿的重要建议,引起社会关注。

   近年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出生人口率大幅下降对温州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力带来了严峻挑战。张红萍告诉笔者:“2012年我市出生人口达144988人,远超杭州市,位居浙江省第一,去年锐减至63221人。二孩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生人口与生育意愿均下降,高龄孕产妇达14.3%,高危妊娠占比达50%以上,生育风险增高,生育质量面临更多隐患。” 如何提升生育意愿,降低生育风险,这让身为人大代表又一直从事医务工作的张红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3.jpg

   通过调研和分析,张红萍意识到,切实完善生育保障机制,真正让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身上势在必行。她认为,需要建立和完善优生优育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如构建规范化的全流程健康医疗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并将相关费用纳入民生实事工程。更重要的是要将激励政策转化为现实选项,缓解养育面临的医疗、生活、教育和就业等压力。她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她得把群众的心声反映上去,为提升生育意愿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今年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加快建设老年友好社会。张红萍介绍说,市人民医院正积极打造我市全龄友好医院的“市域样本”,其中包括老年友善,儿童友好,安心一生、幸福一生,妇女关爱四部分,真正打造从胚胎孕育,到产科一体化、儿保、青少年保健、产后康复,再到集“医、康、护、养”为一体的老年病诊疗中心,着力聚焦“人的一天、人的一生”。

   作为妇幼联盟的牵头单位,张红萍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因地制宜地做好这项工作。今年年初,张红萍受市卫健委委托参与编制《温州市儿童友好医院创建指引及评价细则》。与此同时,她受医院领导班子的嘱托,在信河院区加速建设儿童友好医院,在“医院环境、诊疗服务、人文关怀”等方面,将“友好”理念植入到医院的每个角落,为儿童量身打造“智慧、友好、舒适、方便、有礼”的医疗服务,真心呵护每一位儿童,努力打造儿童友好医院示范单位。

   同时,在医院党委领导班子提出打造“人文、智慧、绿色、安全”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理念指引下,张红萍用心参与构建完整的“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妇幼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专科,分阶段推进,真正打造“母婴友好”。张红萍介绍说,市人民医院要首先要在提升适儿化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及提升优质医疗质量,并开展公益项目不断丰富 “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的内涵。其次充分发挥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工作的优势,从孕产期保健、预防出生缺陷及产科质量抓起,创新结合友好与智慧医疗的理念。目前,市人民医院已推出全国首家智慧母婴友好病房(S-LDR),积极助力“母亲安全,儿童更健康”。 

4.jpg

张红萍悉心指导团队工作。


   不仅如此,为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老年人看病就医的便利性,市人民医院为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奋力奔跑的同时,仍不遗余力地推动老年医学科建设,切切实实为“一老一小”办实事努力着。张红萍分管信河院区工作以来,从构建老年友善文化、加强老年友善管理、提供老年友善服务、营造老年友善环境等方面不断推进老年友善医院建设,依托上海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积极推进温州市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在针对老年综合征、衰弱、失能、失智的评估与干预方面,积极推行开展多学科合作诊疗,鼓励患者及其照护者参与照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断完善老年友善医院的内涵建议。目标是建成“医、康、护、康复”一体的区域老年健康服务示范中心,更好地满足老年人躯体、精神和社会等层面的健康需求。


三十载潜心“孕育”事业

为专科特色建设作贡献

   “努力成为病患心目中的好医生,一直是我从医以来的初心与使命”1993年,张红萍从温州医科大学一毕业就来到市人民医院。一晃30年过去,张红萍是医院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参与者,见证着医院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回首往昔,张红萍说自己是幸运儿,每一个成长的阶段都能遇到良师益友,手把手的指导让她的业务水平提升迅速:第一次独立值班上产钳处理难产、第一次做剖宫产、首次腹腔镜妇科手术等、无数次指挥团队成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还有迎来的数万次的婴儿初啼与母亲信任的目光带来的幸福……若干个“第一次”与“无数次”她都历历在目。如今的张红萍,已成为省市级知名专家、围产专科领域领头羊,她还是温州市产科质控中心主任,获得了市瓯越名医等荣誉。

5.jpg

张红萍和她的妇产团队。


   急患者之所急,始终将孕产妇的健康和就医舒适度摆在第一位。张红萍犹记得1996年一位产妇分娩结束时说的一句话:“女人生孩子实在是没有尊严可言。”同时作为女性,她更能感同身受每位产妇分娩后的委屈和抱怨。因此,她一直将提高孕产妇的生育幸福度作为努力的方向,将服务延伸到更多的细节,力争给孕产妇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温馨、安心的生产氛围。张红萍认为,在家人对产妇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人的陪伴会减少产妇生产时的担忧与疼痛,有利于产妇的生产。因此,建设国际上功能领先的现代安全产房,全面推行无痛分娩、导乐及陪伴分娩,提升一体化产房至母婴智慧病房,更安全又保护隐私、受到了很多孕产妇的点赞。二十七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实现“安心一生、幸福一生”的工作理念不懈努力。

   作为妇产专家,早预见、早干预,更早介入产前,倡导优生优育是张红萍对每一位孕产妇的态度。她介绍道,在瓯越名医工作室成立之后,近年来收治的病种结构趋向复杂,重症比率较前升高。也由此,她在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复杂性双胎、复发性流产诊治等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坚持实行专病分配和学科细分,努力打造特色专科。多年以来,张红萍一直用她的“专家”身份在履行义务和职责,致力专病研究奔赴在全国、全市各地进行学习、交流,并推进区域专科发展与质控。每一次看到特殊病患在她的帮助下获得康复,她就更加坚定地带领她的妇幼团队不断完善专科水平,持之以恒为妇幼健康事业更上一个台阶。面对荣誉,她总是谦虚的微笑:“荣誉的取得和我的工作都是一脉相承的,我只是做了一位‘专家’应该做的。”

6.jpg

张红萍检查、落实孕产妇、新生儿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


   张红萍锲而不舍的专家精神受人敬佩,危情下的责任担当更是令人感动。今年3月9日,市人民医院诊断出温州1例新冠患者,全院上下对疫情严阵以待,出台一系列紧急措施。张红萍接到通知就第一时间赶赴信河院区,三天两夜全程参与到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助院防控总指挥做好院内留置人员流调、数据的上报工作,病患及家属、医护、后勤、保洁人员等人员的安置、住宿、饮食等后勤保障及心理疏导工作、同时确保物资的充分保障,并及时传播关于疫情防控下孕妇的疫情防控与产检注意事项,第一时间回答孕产妇关切的问题,给特殊人群吃上“定心丸”。她说,疫情让很多工作停滞,但妇产工作不能停。特殊时期,孕产妇、儿童这些特殊人群的防疫防控与关爱更应做到位。

   作为市新冠肺炎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定点医院,市人民医院以火神山速度,于24小时内建成较标准的隔离病房,并成功救治了一名新冠孕妇。2020年1月,市人民医院又迅速开辟了母婴隔离病房、隔离分娩室、隔离手术室等,所有的隔离区域都配备了完整医疗设备,保证高年级医护医师、护士及助产士轮岗,确保做好新冠孕产妇的救治及2022年的新冠孕产妇及新生儿红码的定点救治工作,并参与有关媒体宣传活动,及时传播孕妇在疫情防控与产检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科学知识,第一时间回答人们关切的问题。

   繁重且艰巨的任务落在肩头,但张红萍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似乎身上总有一股动力推动她全力以赴。她坦言,这些都离不开医院的信任和家庭的支持,还有每一次看到让患者平安走出医院的那份工作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