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皓
医学博士
温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
温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温州生理科学会第一届循环生理委员会常务委员
他不会干家务活,手里的导丝却被操控得游刃有余;他平时大大咧咧,穿上铅衣后秒成电影里那个能救命的超级英雄;他话多又热心,微信里加了1000多名患者。他是温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皓,他的微信头像是一颗健壮的心脏,一如他的初心:守护好每一名患者的心脏。
从迷茫到明确,走上“重甲”之路
2007年,陈皓进入温州市人民医院,开始在各科轮转。对于最终选哪个科室,他最初还是有点迷茫的。不过,他并没有迷茫多久。2008年,陈皓便成了一名心内科医生。让他做出这一选择的,是一次抢救,那也是他第一次直面生死。当他看到带教老师帮一名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除颤之后,患者的心脏重新恢复跳动之时,他便暗暗做了这个决定,不过一秒钟的事儿。从此,陈皓开始了“守护心脏”之路。
在陈皓眼里,心内科跟其他内科不太一样,它融合了内科与外科的特点,既能看诊、开药,也能开展手术治疗。尽管在入科之时,温州的介入手术量还不多,但陈皓捕捉到了“未来介入手术必成主流的”信息,人也跟着一门心思地扑了进去。2011年1月,妻子怀孕8个月,此时,陈皓已无后顾之忧,成了一名真正的“铅衣人”。通过前期的了解、摸索,陈皓给自己日后的方向定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做细才能做精”,他想在冠脉介入手术上一路深挖下去。
2015年,陈皓前往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经过前面四年的打基础,再加上一年的学习,陈皓顺利取得了介入手术主刀资格,这意味着他可以带领团队在无影灯下“作战”了。刚开始,他一年的介入治疗手术量近100台,现在一年则超过400台。技术越来越娴熟,团队也越来越成熟。作为科室介入组组长,陈皓还承担起“老带新”的任务,他毫无保留地将所学传授给年轻医生。
“做介入手术时,会有大量的X射线,一台介入手术的射线量相当于拍一千次的胸片,在做手术时要穿上10多斤厚重的防护铅衣,因此,我们也被称为‘铅衣人’。”陈皓说,手术日时,他通常要做十几台介入手术,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早已习以为常。因为穿着这个“重甲”, 他时常觉得自己是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不是负担,反而是满满成就感。
从简单到高难,练成冠脉“杂”家
在陈皓每年超400台的冠脉介入手术中,差不多有100台是高难手术。从易到难,没有捷径,完全是他一点点磨练出来的。左主干病变、复杂分叉病变、严重钙化迂曲病变,甚至被称为冠脉治疗领域最后一个堡垒的慢性闭塞病变,这些高难冠脉介入手术,在陈皓的手下越做越多。
临床上,左主干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是非常凶险的,陈皓团队在2019年,便成功抢救了一名这样的患者。
2018年,80多岁的李阿婆因反复胸痛就诊,经冠脉检查为冠脉病变。当时考虑支架手术风险大,便给予药物保守治疗。2019年11月,李阿婆突发胸痛,并伴呼吸困难,被家人紧急送往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陈皓参与抢救工作,他发现李阿婆心梗面积较大,情况十分危急,立即启动介入手术程序。冠脉造影显示李阿婆左主干尾部次全闭塞,且右冠全程弥漫性严重狭窄,多达95%以上,前降支、回旋支均存在严重狭窄。经过紧急疏通血管,植入支架,同时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加强循环支持治疗后,李阿婆病情稳定。
冠脉旋磨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成为处理严重钙化病变的主要手段。在2019年,我国旋磨术比例仅为0.83%。去年,陈皓带领团队开展了该科首例旋磨术。
42岁的小燕患有冠心病,2019年4月,她因劳力性心绞痛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了冠脉血运重建术,当时冠脉造影可见其右冠近中段95%严重狭窄,但由于病变处钙化过于严重,导致球囊扩张后仍然无法解除狭窄。这两年,小燕反复出现劳力性心绞痛,生活质量不佳。去年,她再次就诊,经过详细评估,陈皓决定为其进行冠脉旋磨术,打通堵塞血管,再植入支架。但由于小燕堵塞部位在血管远端,血管床细小,旋磨导丝又难以远送,陈皓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旋磨时,陈皓十二分的小心,在厚度不足1毫米的血管壁里,熟练地操作转速为15万转/分钟的磨头,最终将钙化组织旋磨开,为植入冠脉支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陌生到依赖,凭借口碑“圈”粉
陈皓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微信号,目前已经加了1000多名患者,每天工作之余,他会耐心解答这些患者的问题。
现在,陈皓的年门诊量超6000人次,其中八成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让本来话就不少的他更成了一个“话痨”。天天跟这些老人打交道,他使出了全部的耐心,跟他们讲病因、讲手术方式、讲预防。讲到专业词汇时,老人听不懂,他就打比方,什么心脏相当于一个家,心室、心房相当于家里的房间,血管就是水管,瓣膜就是门……睿智、细心、专业,让陈皓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都是“老带新”。
前几天,30来岁的李先生因为心率失常挂了陈皓的号。只是一名首诊患者,陈皓也没太在意,结果李先生说起自己的姑姑,陈皓才知道这又是他的一名老患者李女士介绍过来的。5年前,李女士带着父母找陈皓看病,两人都做了冠脉介入手术,术后均恢复得不错。一下子就赢得了李女士的信任,之后,不仅她自己看病找陈皓,还给自己的大哥、侄子以及身边的朋友做推荐,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十几个人。
一场手术下来,手术服全部湿透。
99岁的王阿公是陈皓做过年龄最大的冠脉介入手术患者。王阿公因血管堵塞,反复心衰、胸腔积液,基本上,他每个月都要住院进行穿刺引流积液,这让高龄的王阿公苦不堪言。本来手术可以解决,但因为王阿公年纪大,手术风险高,不少医生不太敢尝试。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给予综合评估之后,陈皓认为可以开展手术。与家属沟通后,家属表示接受手术建议。手术顺利,陈皓为王阿公开通了血管,并植入心脏支架。手术后,王阿公不用每个月再往医院跑了。后来,王阿公定期复查,生活质量提升了不少。让陈皓没想到的是,一天,王阿公的儿子给他送去了一面锦旗。王阿公的儿子说,父亲刚过了100岁生日,他特别开心,也十分感谢陈医生的救治,因此嘱咐他一定要送锦旗过来。
“我不介意沉重的铅衣,只在乎肩上比这铅衣更重的托付。那才是我的初心,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陈皓笑着说。